跳到主要內容

祝阿嬤壽

今天,18號,和爸還有哥回到宜蘭,替阿嬤過壽。

哥在路上問我,「攝像機」帶了沒?嗯,當然帶了。自從家裡長輩的身體狀況,開始有點問題以後,除了往來探視的次數相對以往增加,也常充任爸媽的「特使」,穿梭在兩邊以外,覺得很有需要,將家族的互動情況,用不同的方式,較進步的技術,記錄下來。其中,影像的部份,和之前的家族老照片數位化一樣,都算是家族活動記錄總計劃的「子計劃」。之前看到外婆翻著老照片,邊看邊笑的模樣,就相信做的是一件對的事。這次當然會帶著DV,一方面這一次算是爸這邊親戚,近年來難得的大集合。一方面,嗯,就是說不出,也不想說,不敢說,心照不宣的想法。

到蘇澳姑姑家。果然是大集合,叫得出名字的親戚都出動了。從老的,到小的,哥和我算是目前家族中的第三代,不過因為爸這一輩的親戚,年紀差距的關係,同樣是第三代,算堂兄弟姐妹,有的生的小孩,年紀和我差不多了。不過也有剛唸小學的。算一算,我是家族第三代中,年紀最小的(裝一下少年,請鼓掌)。看到堂嫂們,得大嫂二嫂三嫂的一路叫下去。整個房子,有老有小,大家在一起,很熱鬧。一起出發到餐館,連我們總共5輛車,剛好載完。好屌,原來我們自己家族就可以組個車隊了。

既然人在蘇澳,當然就是吃海鮮啦!2大桌,9000塊搞定,生的熟的炸的湯的,想得到的,都有。暫且不論為什為海鮮套餐中,會有羊排豬排之類的疑問,上菜快,又連續,吃完一道,又來一道。在隔壁包廂傳來的,極富草根性的「不如賣認識」、「為了十萬塊」、「2支小雨傘」等伴唱聲下,讓我明顯的感受到,台灣城鄉的時空差距,從唱的歌就分得出來了。不過也感到特別的親切。看著阿嬤,坐在爸和姑姑中間,慢慢的吃東西。阿嬤年紀大了,近幾年有失智的問題,智能大概已經回到小孩子的階段。不太認得大部分的親戚了,包括我,有時候認識,知道我的名字。有時候看到我只是笑笑。不過姑和爸都會認得,可能是因為母子母女相依為命,所以感情特別深,忘不了吧!以前阿嬤不敢吃魚蝦類的,現在都敢吃,而且很愛吃。阿嬤吃東西還很有趣,會先看看東西是不是乾淨。在吃壽司時,阿嬤就不太吃,問發生了什麼事,原來是阿嬤把芝麻看做是髒東西,不想吃。姑姑就開玩笑說,是因為餐館的光線太亮了,如果是在家裡,姑姑都故意把燈調暗,讓阿嬤不會這麼的挑東西。大家聽了都笑翻了。

突然,阿嬤好像嗆到了,一直咳嗽。這把在旁邊的爸嚇壞了,趕快拍拍阿嬤的背。所有的人都緊張的看著阿嬤。咳了一陣過去,本來把頭別過去,咳得滿臉通紅的阿嬤,突然回過頭來,對著大家笑。阿嬤紅通的微笑,讓大家鬆了一口氣,呵,好可愛的阿嬤!爸也高興的舉起杯子,要大家一起敬阿嬤一杯。咦?平常拘謹的爸,呵,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會social啊?酒足飯飽,最high的高潮—16吋的蛋糕上場。大家圍著阿嬤,一起唱生日快樂歌,一起要阿嬤吹蠟燭、切蛋糕。這種時候小朋友最開心了。

回到姑姑家,3點多,爸還要回去,所以我們就得先離開。本來在房間休息的阿嬤,突然跑出來,眼睛還紅紅的。阿嬤哭了,難得大家都在一起,一屋子滿滿的人,老人家喜歡熱鬧,不想讓我們離開。姑姑說沒關係,這算是老人失智後的現象。我看到爸走上前去,握著阿嬤的手,天啊……我看到,爸也哭了。爸真是超man的,還能硬撐著情緒,向其它親戚說再見。我看了這場面,很不忍心,怕爸尷尬,也怕我自己忍不住,趕快和哥拉著爸到車上。正要起步,看到阿嬤也走出屋子來送我們,爸拉下車窗揮手,姑姑要我們離開。這幾秒內,我瞄到爸又哭了。狠了下心,踏油門離開,再趕快講了個笑話,讓爸脫離這個情境。

這幾個小時的點滴,都已經紀錄在DV,和我的腦海中。不斷的期許,提醒自己,多關心身旁的人,多在意自己心裡的人,多把握當下的事物,多承擔需要承擔的責任。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養,自己就可以盡一份力。祈祝阿嬤福壽安康。㊣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我不吃香菇

別阻止我,這次我一定要說。大聲說。我不吃香菇。 有東西不吃,不外乎三不 -- 「不能吃」、「不敢吃」和「不喜歡吃」。我對香菇,還有一種莫名的,長久以來累積的負面印象。菇類的產品很多,什麼鮑魚菇,杏鮑菇,金針菇,草姑 …… 等等。我宣示一下,除了「香菇」,不管是台式的,日式的,有花沒花,叫香菇的,最好離我遠一點。 我從小就不吃香菇。原因很簡單,我不喜歡那個味道。曾經問過許多愛吃香菇的人,香菇到底有什麼好吃的?得到的答案,竟然也是因為「味道」。也有人說,香菇吃起來很像肉,那 …… 為什麼不直接吃肉呢?修道吃素,不能吃葷,所以就吃香菇。啊?修行發願吃素,想吃肉就拿香菇來模擬肉哦!這我就很難理解了,也讓我對香菇更加的討厭。後來才知道,素食料理有很大一部份都有放香菇。素食宴我會去啦!只是我都吃白飯。叫我夾素菜,我會結屎面,然後翻桌。 家裡對吃還滿講究的,號稱天下極品美味的香菇,當然是少不了的。我們家人都超愛吃香菇的。從小我就被教育,一定要吃香菇。大家小時一定都有這樣的經驗,爸媽為了不讓小孩子偏食,規定所有的菜都要吃,不能有某幾樣不吃。可是就是會有幾樣,是小孩子怕的,此時就可以看到爸媽連哄帶騙的,要小孩子聽話,把東西吃下去。小孩子不聽,就開始大哭大叫。爸媽也耐不住性子了,用打的用罵的,就是要小孩子把東西吃下肚。為了不偏食,每每在用餐時刻,上演同樣的戲碼。不然就是看硬的不行,就用軟的,把東西混合在其它的菜色中,看看能不能矇混過關。其它的東西或許有用,可香菇就沒用。切丁切絲,和菜和湯,都逃不出我的法「鼻」。香菇這玩意兒有個特性,就是切越細,味道越有。後來我已經可以用看的就看出來,這碗菜裡有沒有香菇。木耳和香菇也不會搞混。就算我已經有這種「修為」了,爸媽還是不放棄,繼續努力,就是要讓我「品嘗」一下香菇的美味。 記得是國小三、四年級,有一天到父親的一個朋友家作客,並接受午宴。桌上有一鍋大湯,我用聞的就知道,此乃赫赫有名,香菇界的名菜-香菇人蔘雞湯是也。不例外,一樣好說歹說,就是要把香菇吃下肚。我緊閉嘴巴,拚命抗拒,任憑威脅利誘,絲毫不為所動,男子漢大丈夫,不吃就是不吃,連父親朋友的家人也來勸說,香菇都嘟到嘴巴邊上了,我還是不吃。後來實在是沒辦法,小時候性子烈脾氣壞,就自己到那鍋湯裡,夾了一朵香菇,咬都沒咬,整朵好好的給它吞下去。這下我吃了吧?可大...

正確的態度,深廣的遠見

人之所以有見識,受尊敬,在於看事情的態度,景仰一個人,也是景仰他的態度。沒錯,態度真的很重要,有正確的態度,才有深廣的遠見。聽到廣播節目中,北京大學 潘文石 教授的電話專訪。好感動。 潘 教授何許人也?他出了一本書「呼喊春天 — 貓熊虎子與我」,嗯,夠有名了吧!咱阿扁才在自己的電子報,大大的捧了這本書,還以此為本,推演出一套「動物自然放養」論,講了半天,反正就是不要代表「大中國」思想的貓熊來台灣,而且是在農委會即將召開審議委員會,決定是否要許可熊貓來台的前夕。 如果我是貓熊,我會覺得很奇怪,為什麼人類的世界,總是這麼的複雜。貓熊是國際級的保育動物,卻也成為官方為了防止中國意識,而利用的理由和宣傳手段。在 潘 教授的專訪中,身為一個研究貓熊的國際知名專家,「呼喊春天 — 貓熊虎子與我」的作者,和阿扁的看法卻極端的不同。以貓熊保護的立場, 潘 教授是不贊成將目前已圈養的貓熊,野放回棲地。在完全解除人類對野生物種的威脅前,野放反而是一種謀殺,對保育有害無益。 潘 教授進一步說明。經過人類圈養的物種,對人類都已有依賴性。如果野外生活都還得靠人類,對人類沒有戒心,甚至是沒有野性,該物種就無法完全回到自然環境。而且,人類圈養的環境,可能會有潛在的病毒或帶原體等,會經由野放而帶回原有的棲地。對於在棲地未經圈養的野生種,因為沒有病毒的抗體,容易引發傳染病,反而加速物種的滅絕。自上個世紀未,國際普遍認為,物種野放的政策需要檢討,也停止了相關的措施。物種的環境適應性倒不是很嚴重的問題,人類直接或間接的有無作為,才是對物種生存的決定性因素。 對於動物園的功能, 潘 教授也提出了看法。他認為,在 21 世紀,動物園早已不是「展示動物」的娛樂場所,而是生態保育的教育中心。以先進的科技,針對瀕危且需人工復育的物種,營造近似原有棲地的環境,並進行學術研究。人們可以在動物園,透過對動物近距離的接觸,培養人們愛動物的心理,進而關心動物,關心自然環境。 潘 教授不諱言,越可愛的動物,越有效果,貓熊就是可愛到掉渣的啦!還有,重要的是,透過動物園的門票收入,除了用以維持動物園的管銷外,還是保育工作的重要經費來源。學術、教育、資金來源,是本世紀動物園的主要工作。既然大陸要送的貓熊,已經是人類圈養的第二代,只要台北木柵動物園能夠提供合適的環境,貓熊是可以來台灣的,沒有保...

聖誕快樂!!!

感謝大家這一年的支持和陪伴,在此衷心的祝福大家。謝謝!!!! 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