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蒙Daniel大仔的牽成,借台大進行專案訪談之便,針對環境互動及創新產業的問題,訪談銘傳互動媒體實驗室的
和Daniel約在台北火車站會合,坐電車到桃園,結果跑到「女性專用車廂」去了。咦?不是說鐵路局已經取消專用車廂了嗎?算了,還是別太厚臉皮,換別節車廂吧!後來和Daniel小討論一下,覺得這個女性專用車廂,真是個爛點子。站在保護女性的立場,是好,但是為什麼就沒有男性專用車廂呢?不是要爭平等,而是考慮列車整體的服務品質。此外,我從來就不覺得,設立女性專屬區域,就等於保護女性。請問,翻遍現行法令,男性硬闖女性車廂,犯何法,當何罪?沒有,一點都沒有。一個男性要進去女性專用車廂,除了道德勸說,別無它法。那在列車行駛過程中,滿車的女性是不是就有危險?趕快取消這種笨到不行的措施吧!那些什麼搞女權運動的人,最好也給我閉嘴。你們所謂的平等,不知道已經害了多少人!
哇……歹勢,岔題了。我們
這種「自訂」及「分享」的過程,經由網友間的collective和collaborative,在目前的網路上,正不斷的發生。同樣的,Google Maps的產生,讓網友有機會將地圖製作成「mash up」網站,以地理位置為對象,貼上自己對這個地點,這個空間的看法,然後一樣,分享給別人,讓其它人也可以在別的位置,貼上別的標籤,或是編修別人的標籤。這個行為有另一個名詞「GeoTag」表示這是針對地理空間的tagging。
拿wiki這種知識集體集合的web 2.0網站來說,wiki是指一種網路百科全書,是集合眾人之力編修而成。條目可以自己增加,內容可以編修。可以修自己的,也可以修其它條目。利用眾人之力,得到一個最好的解說。延伸到日常生活上,可以用wiki的概念,形成挖掘或喚起一群人的集體記憶,及記錄的平台。
來個地點,新竹公道五旁的「公道伯」,它有店名,有地址門牌,有地標,這是傳統上的描述。現在,可能會加個座標,不管是UTM,TWD62,92系的。如果它是某網站上的一點,它可以被tag,那就會有人tag它「龍珠」,「啤酒妹」,「乎乾啦」,「學長醉倒在馬桶」等描述,或來幾個照片,加個連結,讓知道的人,對這個小店,增加了屬於自己的感覺,再透過分享,化成集體的情緒。這是Geotag帶給地理資訊界的一個衝擊,也會是一個革命性的影響。它改變了人們看待空間位置的方式。
對於地圖和環境互動,
可是正當大家興高彩烈的慶祝,這個資本時代時,一股莫名的力量正在形成,那就是對自己所在區域的失落感,或是疏離感。到北京,到紐約,到倫敦,都有麥當勞,肯德基,以一個旅者來說,想體驗的是異地的生活。以一個當地人來說,要的是能表達自己生活所在地的象徵。上面兩者,以「世界抹平」的觀點來看,根本就無法達成。恨不得「書同文,車同軌」了,還會顧到什麼在地化嗎?
看看台灣自己就好。每個觀光名勝,賣的紀念品都一樣。到處都有九份芋圓,太陽餅,貢丸,放山雞,野菜,幾乎到哪裡都看得到一樣的東西。台灣人自己的旅遊經驗都不會好,怎麼吸引外國人?之前看<<世界是平的>>,對於佛里曼的見解深表讚同,他看出了全球經濟的走向,認為世界抹平,大勢所趨,順之則昌,逆之則亡的樣子。從經濟的角度看是如此,但是總覺得這樣的世界,不會太…..太無聊了嗎?就知道佛里曼桑明明有點唬爛,卻一直也說不上個具體的想法。今日聽老師一席話,突然茅塞頓開,通體舒暢。原來從地理觀念的角度切入,就可以順利的看到今天全球化,乃至於科技的去在地化,對於人和空間位置的疏離,是多麼的嚴重。
人們去旅行,當地的風土民情是常被忽略的。其實這也不能怪遊客膚淺不認真,對自己地方的經營不力,找不到屬於在地的精神,才是最根本的原因。如何找到一個可以象徵地方或一個位置的符號,讓人們能重新認識地方,利用Geotag的方式,給予一個位置更多時空的回憶,也就是給予一個位置更多的感情,而這份感情,是由曾經到過這個位置上的人,所留下的。
從以上的觀點看目前的地圖技術,就知道理想這條路還有多遠。傳統地圖是將空間資訊簡化成點線面及標註後,用一套標準化的規則製作的文件。上面只有純粹的標示出約定俗成的地名,及可見的地形地物。地圖電子化後,觀覽地圖的方式產生新的樣貎。加入導航的科技,使人們快速的覺察自己所在的位置,及得到路徑分析後的結果,這使得由傳統地圖中綜覽地理的樂趣消失,使用者關心的,只是「我要怎麼到達目的地」,地圖實實在在的’「工具化」,更不用說是能記錄及分享在地的心情及感觸了。如何真正使人們透過地圖,真正的和所在位置互動,每一個可以標定的座標,不只是單調的數字,而是充滿著情感的載點,並且分享出去,和別人合作,一起建立對環境的情感,我想是非常值得GIS產業積極思考的方向。
在整個老師的言談中,一直不斷反覆強調「metaphor」這個概念。修辭學有metaphor,但是用在地理環境,甚至是設計上,處處都用得到metaphor的概念。老師似乎是個super Mac fans(笑),用許多Mac的設計概念,來說明各種各樣,出現在我們周遭的metaphor。在空間中,可以運用metaphor來協助我們了解空間。建築物可以是metaphor,商店可以是metaphor,消防栓也可以,甚至是咖啡廳裡面的妹妹,都可以成為一個metaphor,記錄在這個空間中。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想法。在老師一直鼓吹Mac多好多讚時,有個問題一直梗在喉嚨—老師,如果Mac真的有那麼屌,那為什麼Mac要放棄自己的硬體架構,還接受windows成為dual-boot?哇!這的確會是個提神的好題目,不過…有機會再請教老師的看法好了,必竟這不是今天的主題。
好久沒有這種「上課」的感覺了。在老師的「強力灌頂」之下,我的修為還太淺,一時間不太能完
回台大的路上,我發現,且真的確定,不小心確定,這個專案,找我現在的頭仔,怪怪的。找錯人了(翻桌)。㊣
留言
1. web 2.0的發起時間,我是依照Tim O'Reilly在2005年9月30號的一篇文章中,正式的歸納出web 2.0的特性組成。而web 2.0的概念,如同老師所述,在2001年就已經開始產生。自己是較傾向以成文的文獻為基準。不過以後如有類似時間上的問題,我會小心處理,並說明清楚的。
2. 地誌學正確的原文是 geosemiotics,感謝老師的指正:P
3. 老師用詞果然精準。去地方感和去地方化,就字面上來說,是有不同的。"去地方化"比較是社會性的,全面性的一種集體意識或氛圍。"去地方感"則偏向個人或較小眾的思考及感受。這些社會學上的質性分析用詞,我該補一下啦!
4. 哇!謝謝老師。Mac的策略轉向,除了牽動作業系統的動向外,也是創新產業商業策略的研究好題。有機會一定會向老師請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