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業週刊有兩個專欄,一定得看。一個是以管理見長,以自身的經驗針砭企業管理問題,直搗核心的何飛鵬先生。一個是以古諷今,笑談時事的"去梯言",為公孫策先生主筆。兩篇專欄真是各有千秋,寫作風格不同,論事方法迥異,但都是值得一讀的好文章。如果何先生的文章,讀完能另人深省,那公孫先生的文章,一路讀來,古今對照,就另人不禁莞爾,五味雜陳了。公孫先生以其治史的功力,出了一本書,我讀完了,商周出版的"跟康熙學策略"。
公孫先生這名字,應該是藝名而非本名,曾擔任記者,有一陣子在政論節目上,也可以看到公孫先生借古喻今的好口才。這"拿張飛打岳飛"的功力,公孫先生在這本書的自序中提到,正是寫這本書的方式。不同於一般描述康熙這位帝王的書籍,多以史學記述的角度來描寫,而是以同步思考的方式,引導讀者了解當時的背景環境,進一步的探究,其決策的過程。
如此一來,不但能使讀者能夠更有身歷其境的感覺,和歷史產生互動,溶入歷史,歷史不再是只有冷冰冰的文字。更能刺激讀者們用心思考,如果碰到類似的狀況,自己會有何種的處置,就當做是腦力遊戲,從中找到自己解決問題的特質,回過頭來,更清楚當時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。雖然歷史已然不復返,面對過去不當的決策,只能感懷,也更使我們了解,今天每個人的所做所為,或許是往後重大改變的根源,不得不小心謹慎。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,這不就是讀史的目的嗎?
作者公孫先生將自己在學學文創所開設的,有關康熙的課程,整理成書。不以常見的史傳或編年記法,而是以康熙皇帝,統治中國的60年間,發生的大事為主題。整本書看完,還是有跟著康熙長大,及過一生的時間感。
康熙在歷史上,是個不可多得,可遇而不可求的好皇帝,但是康熙帝這一生,卻是風波不斷。本書分成10章,將康熙皇帝的一生,從為了親政除鰲拜,穩固皇權開始,接著面對的是江山的統一大業,採取懷柔政策拉籠士族,並採取軍事行動,除三藩,收台灣。統一中國後,解決俄羅斯人和蒙古,西藏等問題,介入國際事務。外交國防問題解決了,再回過頭來檢視,國內的河運及內政問題,最後,這位歷史上的十全老人,還是在繼承人的選擇上留下了弱點,雖然以後世的眼光看來,康熙皇帝的處置,已經算是週全了。整本書看來,不但是康熙皇帝在位的紀錄,透過每一次的思考,更能體會當時決策的過程,需要多少精密的籌畫和佈局,著著險棋,只能險中求勝。
作者在文中,每每事情發展的緊要關頭,設下問題,讓讀者和康熙皇帝,一同跨時空思考,如果你是康熙皇帝,該會如何做出決策?需要進一步的背景說明時,作者會安排歷史教室單元,補充清代或更早時期的歷史背景資料,使這本書的史觀,不局限在清代,而是由古而今的貫通,讀來深覺獲益良多,也充份顯示了,作者公孫先生的史學涵養。
這裡頭,我自己最感有趣的,是關於康熙皇帝,處理西藏問題的過程(第七章)。這是在講,一個強權如何技巧性的取得國際共主地位的故事。康熙在打敗西北強敵後,不得不介入了此地紛擾的國際問題。當時的中國西部,是一個充滿政治宗教問題,錯綜複雜的環境。又地處偏遠,以當時政府的統治能力,恐怕將會無力管轄,鞭長莫及。但是康熙皇帝並不以此為懼,發揮了政治家的能力和手腕,以政治手段結合附近的部族,成為清帝國的安全屏障,並且大玩兩面手法,兩邊討好,平衡彼此衝突的勢力,趁著內亂,抓住機會,狠狠的出手,再利用前藏後藏和青海諸部間的爭鬥,不但取得西藏地方的實質政權(駐藏大臣的派駐),使清帝國的領土增加,而且宗教上的領袖達賴,班禪,也得經過北京清政府的冊封取得認可,皇帝成了凌駕其上的真正宗教領袖,對於同樣信奉喇嘛教的其它西北部族而言,也具有同樣的安撫作用,甚至已經得到實際的統治權。整個進藏的過程,真是處處充滿了佈局,用盡心機。讀過這章,雖然為了康熙皇帝及其臣僚的策略運用,折服不已,但也不免為了這機關算盡的佈局,輕易的完成這一石二鳥之計,略有警愓。
歷史是活著的人寫的。在以往封建集權的中國,史家對於當朝天子,當然大書特書,歌功訟德一番。史海浩翰,唯有從旁觀察,看皇帝做了什麼事,出了何種決策,才能從史裡迷霧中,真正了解皇帝的策略原委,分析出可能的方向。公孫策先生的這本書,以史喻今,提供了現代人思考決策時的方向參考。
我常常在想,以現在的科技水準,統治一個面積近1千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,都不容易了,二百年前,資訊取得不是那麼快速的時代,一般速度的公文書,從北京發出,都要近一個月才能抵達雲南廣西的時代,一個深居九重大內的天子,如何利用有限的資訊,做出明確的決策,尤其是急如星火的軍事行動呢?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,一定是因為有一群人才輔助著,讓康熙皇帝有商議討論的對象,再經過精密的計算規劃,做好萬全的準備,才能在各種突發狀況接連而至之下,還能應付得宜。所以康熙一朝成為盛世,絕非皇帝一人之功,皇帝只是正好扮演了該扮演的角色,而且表現得還不錯。公孫先生在書中,引了一句曾子的話"用師者王,用友者霸,用徒者亡",一語道盡康熙皇帝,不用才智和自己一樣的人,更不用比自己不如的人,禮賢下士,用人唯才,相信兼聽則明,偏聽則暗。又能發揮皇權,當斷則斷,由此成就一代盛世,王者天下,自己也成為一代英主,康熙皇帝的思考模式,可以做為參考。這本書好看,值得推荐給大家。㊣
延伸閱讀:
公孫先生這名字,應該是藝名而非本名,曾擔任記者,有一陣子在政論節目上,也可以看到公孫先生借古喻今的好口才。這"拿張飛打岳飛"的功力,公孫先生在這本書的自序中提到,正是寫這本書的方式。不同於一般描述康熙這位帝王的書籍,多以史學記述的角度來描寫,而是以同步思考的方式,引導讀者了解當時的背景環境,進一步的探究,其決策的過程。
如此一來,不但能使讀者能夠更有身歷其境的感覺,和歷史產生互動,溶入歷史,歷史不再是只有冷冰冰的文字。更能刺激讀者們用心思考,如果碰到類似的狀況,自己會有何種的處置,就當做是腦力遊戲,從中找到自己解決問題的特質,回過頭來,更清楚當時為何會做出這樣的決定。雖然歷史已然不復返,面對過去不當的決策,只能感懷,也更使我們了解,今天每個人的所做所為,或許是往後重大改變的根源,不得不小心謹慎。前事不忘,後事之師,這不就是讀史的目的嗎?
作者公孫先生將自己在學學文創所開設的,有關康熙的課程,整理成書。不以常見的史傳或編年記法,而是以康熙皇帝,統治中國的60年間,發生的大事為主題。整本書看完,還是有跟著康熙長大,及過一生的時間感。
康熙在歷史上,是個不可多得,可遇而不可求的好皇帝,但是康熙帝這一生,卻是風波不斷。本書分成10章,將康熙皇帝的一生,從為了親政除鰲拜,穩固皇權開始,接著面對的是江山的統一大業,採取懷柔政策拉籠士族,並採取軍事行動,除三藩,收台灣。統一中國後,解決俄羅斯人和蒙古,西藏等問題,介入國際事務。外交國防問題解決了,再回過頭來檢視,國內的河運及內政問題,最後,這位歷史上的十全老人,還是在繼承人的選擇上留下了弱點,雖然以後世的眼光看來,康熙皇帝的處置,已經算是週全了。整本書看來,不但是康熙皇帝在位的紀錄,透過每一次的思考,更能體會當時決策的過程,需要多少精密的籌畫和佈局,著著險棋,只能險中求勝。
作者在文中,每每事情發展的緊要關頭,設下問題,讓讀者和康熙皇帝,一同跨時空思考,如果你是康熙皇帝,該會如何做出決策?需要進一步的背景說明時,作者會安排歷史教室單元,補充清代或更早時期的歷史背景資料,使這本書的史觀,不局限在清代,而是由古而今的貫通,讀來深覺獲益良多,也充份顯示了,作者公孫先生的史學涵養。
這裡頭,我自己最感有趣的,是關於康熙皇帝,處理西藏問題的過程(第七章)。這是在講,一個強權如何技巧性的取得國際共主地位的故事。康熙在打敗西北強敵後,不得不介入了此地紛擾的國際問題。當時的中國西部,是一個充滿政治宗教問題,錯綜複雜的環境。又地處偏遠,以當時政府的統治能力,恐怕將會無力管轄,鞭長莫及。但是康熙皇帝並不以此為懼,發揮了政治家的能力和手腕,以政治手段結合附近的部族,成為清帝國的安全屏障,並且大玩兩面手法,兩邊討好,平衡彼此衝突的勢力,趁著內亂,抓住機會,狠狠的出手,再利用前藏後藏和青海諸部間的爭鬥,不但取得西藏地方的實質政權(駐藏大臣的派駐),使清帝國的領土增加,而且宗教上的領袖達賴,班禪,也得經過北京清政府的冊封取得認可,皇帝成了凌駕其上的真正宗教領袖,對於同樣信奉喇嘛教的其它西北部族而言,也具有同樣的安撫作用,甚至已經得到實際的統治權。整個進藏的過程,真是處處充滿了佈局,用盡心機。讀過這章,雖然為了康熙皇帝及其臣僚的策略運用,折服不已,但也不免為了這機關算盡的佈局,輕易的完成這一石二鳥之計,略有警愓。
歷史是活著的人寫的。在以往封建集權的中國,史家對於當朝天子,當然大書特書,歌功訟德一番。史海浩翰,唯有從旁觀察,看皇帝做了什麼事,出了何種決策,才能從史裡迷霧中,真正了解皇帝的策略原委,分析出可能的方向。公孫策先生的這本書,以史喻今,提供了現代人思考決策時的方向參考。
我常常在想,以現在的科技水準,統治一個面積近1千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,都不容易了,二百年前,資訊取得不是那麼快速的時代,一般速度的公文書,從北京發出,都要近一個月才能抵達雲南廣西的時代,一個深居九重大內的天子,如何利用有限的資訊,做出明確的決策,尤其是急如星火的軍事行動呢?康熙皇帝的文治武功,一定是因為有一群人才輔助著,讓康熙皇帝有商議討論的對象,再經過精密的計算規劃,做好萬全的準備,才能在各種突發狀況接連而至之下,還能應付得宜。所以康熙一朝成為盛世,絕非皇帝一人之功,皇帝只是正好扮演了該扮演的角色,而且表現得還不錯。公孫先生在書中,引了一句曾子的話"用師者王,用友者霸,用徒者亡",一語道盡康熙皇帝,不用才智和自己一樣的人,更不用比自己不如的人,禮賢下士,用人唯才,相信兼聽則明,偏聽則暗。又能發揮皇權,當斷則斷,由此成就一代盛世,王者天下,自己也成為一代英主,康熙皇帝的思考模式,可以做為參考。這本書好看,值得推荐給大家。㊣
延伸閱讀:
史景遷,康熙,溫洽溢譯,時報出版,台北,2005
陳捷先,不剃頭與兩國論,遠流出版,台北,2001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