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兩個星期,在鐵道建築有兩件大事。一件是山佳站前的弧型月台,還是被拆掉了。一是原有的華山車站,可能會在8月時被拆除。
利用難得的假日,走訪了這兩個地方,實際了解這兩個車站的現況。在網路上,隨著幾位鐵道研究先進的發聲,有關古蹟的存廢問題,又浮上了抬面。很高興能看到對於歷史古蹟的關注,已更勝以往。但是相對的,還是呈現了歷史與經濟發展的矛盾與對立。這是在多元文化發展的社會中,常有的事。
對於鐵道建築的保存,個人有一個小小的感想,就是"車站要保留它的功能性,保存才真正有價值"。鐵道建築的價值,不只是從它建築本身的工法、特色,還要看它座落的位置,附屬的場站設施,以及建築和臨近地區發展的關係,做整體的考量。簡言之,就是要從"為什麼會有這個車站","設站以後的功能"等,來思考這座車站的價值。空留一個車站建築,光溜溜的,沒解說牌,沒標誌號誌,搞不好連火車都不停了,什麼也沒有的車站,那也只是一幢"建築",頂多是間老建築。
很有趣的現象。使用中的車站中,只要還有台鐵人員派駐,有人管理,有旅客使用,這個車站儘管再怎麼破舊,還是覺得它就是車站。反之,沒有人管理的車站,縱使有火車經過,感覺就已經沒有生氣了。如果沒有火車,沒有旅客,那這個車站就也只是間房子。
舉幾個車站。海線的5個木造老車站,談文站自民國97年4月,已經是無人招呼站了。雖然老站房本身獲得保存,但是因無人管理(不過應該有人打掃),整個車站就是空空的,沒什麼人氣,還好有區間車停靠,偶然出現的旅客,讓這裡恢復車站的功能和樣貌。火車離開,人群散去,談文站又是孤單的一座建築。離談文站約4公里不遠的造橋站,也有相似的場景發生。
但同為海線的大山,新埔,景況就不同了。同是1921年的木造老車站,有人管理看守,就顯得這個車站是"完整"的。尤其海埔站那年久失修的老站房,搖搖欲墜的結構,還真為它的保存狀況擔心。但因為海埔站是甲種簡易站,有鐵路局的人值守,感覺上還是個"活著"的車站。車站還是要有人群使用,整個車站空間才能活化。
位於舊山線上,兩個著名的日式車站--泰安站和勝興站,雖然已經沒有火車經過,但是因為這兩個車站,各自擁有其建築特色,場站設施仍原樣保留,還是具有鐵路車站的空間意象,在某個程度上,滿足了一般人無法輕易靠近,營運中鐵路系統的好奇心,能進一步的了解鐵路設施場站,也是一種不錯的鐵道文化靜態展示。不過目前勝興和泰安兩站,已經失去車站的功能,要讓車站活起來,只能靠未來舊山線復駛了。
我試著從"場所精神"的角度,來看待山佳站月台和華山站拆除與否的問題。場所精神的概念,就是要讓這個空間,發揮應有的功能,並且能和周圍空間互動,又能產生明顯區隔。其實車站本身的意象就夠強,要真能展現車站的空間特色,最好的方式就是充份的保有車站本身的功能,有車跑,有人看著,有旅客,這個車站才是活的。以山佳站而言,其古蹟保存範圍擴及站房建物及月台場站,就是一種鐵道建築概念的前進。山佳站月台的特色是在於它的弧型外觀,它空間的趣味也在於此。月台本身的構造,工法,反而不是保存特色及重點,因為這個月台經多年的裝修,早已不是當年日治時期的構造了,珍貴的是在那種彎彎的,弧型月台的體驗和趣味。保留這個形,是為了保留這種和火車互動的特殊體驗。
而現在台鐵做的,正是破壞了這種趣味。拉直了線形,有助於提升列車運行的效率,但是把月台"截彎取直",把整個山佳站的風貌都破壞了,加上未來路線改善工程完工後,列車將不會在第一月台停靠,山佳站也將因新式跨站式站房的完工,而卸下它車站的任務,轉而變成一座觀賞用的"老建築"。如果未來的新站舊站間沒有關連,如果舊站不能被賦予歷史文物展演解說的功能,那這座車站的場所精神就不見了。表面上是拆掉一段月台,實際上是場所精神流失的開始。
華山站呢?這座建立於1937年,純為辦理貨運而生的車站,應該是台北市鐵路地下化前,鐵道運輸最精彩的舞台之一。台北市由西到東,清代機車庫房、大稻埕支線、日治時期的鐵道部、宿舍區、台北車站、華山車站、台北機場,這一串縱貫古今,連接東西,代表台北乃至台灣鐵路史上最重要的區域,隨著台北鐵路地下化的完工,也會漸漸的消失。華山車站或許並不算重要,而且一般人對華山站也沒有印象,但這個車站曾經代表,屬於20世紀早中期台北的繁華及成長,和台北市的產業變遷,這些已經不容易找到的蛛絲馬跡,將隨著場站的拆除,又消失了那麼一點點了。華山站所代表的場所精神,是歷史及產業文化,將來這塊地會成為中央聯合辦公大樓之用,怎樣也很難再想像,這塊地曾經是一座,擁有13條股道的大型車站。
或許現在的華山站,殘破髒亂,外表毫不起眼,那是因為長年的忽視和荒廢,所產生的必然現象。它的車站和部份月台基座仍在,還是可以整理成鐵道的展示園區。如果要利用華山站,我的感覺是可以做為台北市鐵道變遷的展示館,或是展示台鐵的貨運史。室內空間可以做為教育解說,室內可以利用月台,放置台鐵的貨運車輛,配上特有的華山站貨運用月台構造,是個很好的互動博物館。適當的保留華山貨運站的場所精神,並且增加它的價值,總比什麼都拆光了,再用一些意象式的設計,企圖重新找回原有的空間感來得實際。怎麼會先把原用的東西拆了,再用別的東西"回憶"起這裡原有的空間呢?總不能在未來大樓的一個角落,放一塊石碑告訴別人這裡曾經是個車站吧?台大門口附近有塊瑠公圳的石碑,問題是現場看不到水圳啊?完全無法察覺水圳的空間感,如何傳承歷史記憶呢?
鐵道建築一旦消失,那是很難再找到鐵道的空間記憶的。潭雅神鐵道、東豐鐵道,改成自行車道後,鐵道的空間感已經消失得差不多了。北淡線鐵路雖然改成台北捷運的淡水線,原有北淡線的鐵道風情也已成往事。城市需要進步,經濟要長足發展,改線,改建,是每個時代都一直在進行的,但是能不能在改變之餘,找到場所精神,找到空間的趣味,好好的保留下來,傳承下去,有時候我會覺得,那是一種使命感。如何去蕪(破敗)存菁(空間趣味感),這是我面對每一件變遷過程中,所不斷思考的方向。要拆還是要留,這沒有一定的答案,只是東西一但失去了,就得花數倍的心力才能找回來。
現在我們能做的,就.....有空多關心,多拍照,多記錄吧。㊣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