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到台中車站一晃,經過台中貨運站時,嚇了一大跳。軌道上空無一車。這裡原本都是滿滿滿的貨車車廂。現在看來卻空無一車。連原本在貨運月台邊,準備卸貨的貨車,也不見了。貨運月台上也看得出清空的痕跡。
難道真的那一天來臨了嗎?這裡因為台中鐵路高架的關係,即將變成未來台中車站的用地,即將改頭換面。
這個曾經熱鬧,風光,車水馬龍,是貨運進出,重要的車輛維修基地,甚至日治時期,台中糖廠的列車,也可以經由這裡,和縱貫鐵路相連接的重要貨運場站,消失的日子,可能近了。
一個歷史空間的消失,有些令人感傷。這讓我想起最近火紅熱烈的都更議題。一個場域的更新,代表的是都市的偉大,前進,還是一段都市歷史的消失?從一個空間設計者而言,每天的工作,也都是做著創造和更新的事情,以往所學到的知識,也都是如何創造一個偉大光輝,整齊乾淨的都市。但當人們發現,都市熟悉的角落漸漸消失,不復記憶,每個都市面貌,好像都只是在複製紐約,複製東京,沒有一個都市, 可以輕易的彰顯它的歷史,它的地理,所創造的,只有屬於這塊土地的,獨特的情感了。我們都常在談生物多樣性,談到都快爛掉了,好像突然忘了,其實人也是整個生態系的一部份,人所居住的環境,也需要有它的多樣性。一個沒有自己個性,和地方情感脫節,沒有自己文化底蘊的城市,到底還會留下什麼?住在這裡的人們,會快樂嗎?
都更的原意,原本就在於改善環境,創造優質的生活環境。但我必須說,一味的拆除,一味的除舊換新,這已經是過時的思維了。光輝城市雖好,但是請別如此對待一個有感情的土地。不是反對更新,人類文明本來就該不斷前進,只是該注意的,建築或都市景觀,除了和周遭對話,是否也能和時間對話一下,一個能在都市的巡遊中,看得見各個時代的建築空間,都市的多樣性,就像年輪,像地層,像數代同堂的大家庭,才是情感豐富有人情味的地所。
最近到台中貨運站,記得,要拍一下那個台灣目前唯二的K型道岔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