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說"宜蘭一瞥"。舒先生真的是眼光獨到,觀察細微,文字平實中卻蘊含深意,粗看覺得文字有點乏味,但前言後語一起讀完,突然發現,整個空間在舒先生的筆下,有如涓流般慢慢的湧出,再匯流至一處,土地的情感就這麼完整的呈現,很妙的感覺。寫這篇文章時,書還沒讀完,但好想就這麼出發,到宜蘭這塊我早已熟悉的樂土。說是熟悉,蘭陽18勝,去過的沒幾個(愧)。
有機會再介紹書(順便玩)。裡面講到宜蘭的建築,很妙。舒先生說,宜蘭是"最容易看到建築的縣"。他特別把建築引起來,用媽媽的菜和餐廳的菜來比喻。媽媽的菜,可比為建物",不擺盤也不自稱美食。餐廳的菜是"建築",愛擺盤。舒先生很客氣,大概不太想明講,我懂,就是現下宜蘭的建築都太"華麗"了,和原本質樸的宜蘭,不襯。
那如果舒先生看到,沒多久的嘉義濱海,將會出現一座高跟鞋教堂,應該會丟筆吧!這已經不是大開眼界的層次了。為什麼質樸的農業縣份及西部濱海,都要出現很炫很屌的"擺盤"呢?適地性的美感,怎麼會不見了?
我想是和我們周遭的環境,太過缺乏真正美的環境有關。
今年過年期間,有個機會,一個家住鹿港的學長來個在地深度導覽,印象深刻。鹿港也來過不下數十次了,但透過當地人的眼界,看到了較為真實的鹿港。後來自己到了台南進行了幾天的旅行,徒步走過台南老市區的巷弄,從白天到夜晚,深深的被這座城市的空間所吸引。這兩次的體驗,都讓我有許多的感觸。一個在鹿港成長的孩子,生活的環境就是人行最佳尺度,古蹟古宅就在身邊,有歷史典故,有人文逸事,有古老工藝,台灣的建築瑰寶,傳統空間,就是生活空間。
這樣的孩子,美學及歷史的底蘊,一定比住在現代城市,鴿子籠裡的小孩還要深厚。都市裡的小孩,要看古蹟只能從書本或網路上......好啦!或許未來虛擬互動科技進步,還可以身歷其境一下,但再怎麼樣,覺得書本上,資料上的鹿港龍山寺美,還是比不過真正的,時時身在其中的鹿港龍山寺美,有空間尺度的美,建築細部的美,書畫雕刻工藝的美,更不會有人可以告訴你,龍山寺觀音佛祖金身的故事。
現代都市呢?台北,這個百年古城,還留有多少傳統空間?當然,時代在進步,城市要創新,新陳代謝本來就是正常的事。可是台北的建築和開放空間,大多已和都市紋裡及環境脫節,沒能繼承歷史的脈絡,失去與地景間的聯繫,變成一個個自明性強,彼此不互相連屬的個體,整個都市的調子是混亂的,開於空間以車為主,不親人,不合理,失去對人的基本尊重,人和戶外空間越來越疏離,只好躲在自己的鴿子籠裡,孩子們看不到真正好的建築,好的空間,現在還要把這樣的概念,複製到宜蘭,到嘉義去。
我相信美學就是一種生活概念,一種文化,絕不是一堆不著邊際的高談闊論。但如何能提供美的環境,值得每個搞設計的一起想辦法。儘量在設計的案子,尤其是公共工程,加入古早工藝、工法,或是透過設計手法,引入地景識別功能的概念。就高跟鞋教堂的設計來說,打卡照相應該是主要功能,以烏腳病病患的心聲象徵重生也是正面積極,很喜歡這樣有情感的概念,但本案卻用高跟鞋來呈現,其設計概念的轉化是有點薄弱,或許可以不必這麼具象,可以從當地的自然環境思考,再加上烏腳病療瘉重生的概念,或許會比現在這個大高跟鞋好些吧?
"建築,我懷疑是近年台灣人的迷思。不止宜蘭一地而已。不知道何時人們願意把房子簡簡單單又巧思靈動的蓋好,卻不需蓋成令人在車行中一眼就瞧到那是一棟建築。"這些話,會是台灣地景美感的解答嗎?我會好好放在心裡時時深思,不時的來驗證看看吧!今天聊到這裡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