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朋友的部格看到這篇文章,對於目前BIM在景觀的應用,是個很好的整理。沒錯,目前BIM發展到這個階段,在景觀設計上已經快到邊界了。
BIM只是個設計的方法之一,BIM軟體只是設計工具之一,景觀設計需不需要導入BIM,還是回到BIM應用的起點--要拿BIM做什麼?BIM可以做到什麼?
目前我自己應用的結論,就如文中所述,軟體的限制其一,工作流程其二,景觀相關資料缺乏系統性其三。但回歸到所謂景觀設計的本質看,說到底,討論BIM在景觀應用的限制,其實反映了景觀設計範圍的........嗯,難界定。好啦!有人是覺得"廣",It's fine.但生態也要進來,地質也要進來,考古也要進來,景觀工程會不會太累了點?
景觀設計會比建築設計複雜嗎?就應用的資材來說,一點都不會。建築、機電、結構,有其技術規範,景觀有嗎?沒有。自由度高,牽涉領域廣,感覺就像站在八卦中央,景觀設計是管山望風,捉坎填離,抓住周遭自然元素的特性,才能開始做設計。BIM的建構屬性要先確定,梁柱版牆水路電管還OK,景觀要的東西,難以事先界定,雖然文中提到,Autodesk曾經有個Project Olmsted,但如果當時的界面讓人感覺"no fun"那真的挺無言的。對於景觀設計的尺度而言,用雕用拉的做設計的確挺累的,不知道以現在的觀點,有沒有好一些的考量?
軟體難用不適應是一回事,需不需要轉換工作模式那又是另一回事。如果只是單純的,和其它專業無涉的純景觀設計,導入BIM或許真的不太需要,而且雖然BIM可以呈現3D模擬,覺得"那種東西怎麼和手繪比?"的人大有人在。平常CAD就可以解決的工作,為什麼要拿一個很複雜的東西來搞?問過許多景觀設計人員什麼是BIM時,大多數的回應是"蛤?"這也已經不意外了。但如果案子是有其它的專業合作,那BIM就有其應用的必要性了,尤其是其它專業都用BIM模式設計,進行設計資料交換時,景觀為團隊一員,錯過不但可惜,而且會慢很多。這就回到景觀設計問題的本身--景觀的資訊夠標準化、一致化嗎?
拿最常用的植栽規格好了,植栽的名稱就不一定有標準了,規格標示更是百百種。雖然植栽是活的,像建築元件般的定製尺寸,顯然不合乎實際,又不是把植栽塞在容器裡種,要方的有方的要圓的有圓的。不過像土球計算,一般是根據米徑的某個倍數計算,那這個倍數雖然是彈性,但是數值計算總不能一直在個區間擺動,還是要找個定數才能計算。我認為景觀設計裡,充斥太多的不定數了,這對資料的資料庫化非常不利,這個彈性怎麼取捨?如何兼顧施工的彈性,又能夠讓資料能進入資料庫化?文中對幾個主要的專業組織,其BIM的動向有些著墨,例如The Landscape Institute因為面對英國在BIM Level2的要求,將在今年完成名為"BIM for Landscape"的manual。而ASLA似乎看來還沒有進一步的動作。別人的方法可以參考,但千萬不能完全照抄,還是要有適用於本土的模式和標準。
BIM的限制不代表設計的限制,但因為看到限制而失去革新的機會,那也太可惜了。就算不搞BIM,景觀專業的資料庫化及標準化,就是一種革新。以資料交換為主的工作流程演進,就是一種革新。軟體客制化,設計參數化,應用IFC或COBie等共通資料架構,就是一種革新。這三隻革 新的箭,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。
延伸閱讀:
THE LIMITS OF BIM, http://landscapearchitecturemagazine.org/2016/02/16/the-limits-of-bim/
What Should We Do About ‘The Limits of BIM’, https://landarchbim.com/2015/02/25/bim-in-practice-olin/
BIM只是個設計的方法之一,BIM軟體只是設計工具之一,景觀設計需不需要導入BIM,還是回到BIM應用的起點--要拿BIM做什麼?BIM可以做到什麼?
目前我自己應用的結論,就如文中所述,軟體的限制其一,工作流程其二,景觀相關資料缺乏系統性其三。但回歸到所謂景觀設計的本質看,說到底,討論BIM在景觀應用的限制,其實反映了景觀設計範圍的........嗯,難界定。好啦!有人是覺得"廣",It's fine.但生態也要進來,地質也要進來,考古也要進來,景觀工程會不會太累了點?
景觀設計會比建築設計複雜嗎?就應用的資材來說,一點都不會。建築、機電、結構,有其技術規範,景觀有嗎?沒有。自由度高,牽涉領域廣,感覺就像站在八卦中央,景觀設計是管山望風,捉坎填離,抓住周遭自然元素的特性,才能開始做設計。BIM的建構屬性要先確定,梁柱版牆水路電管還OK,景觀要的東西,難以事先界定,雖然文中提到,Autodesk曾經有個Project Olmsted,但如果當時的界面讓人感覺"no fun"那真的挺無言的。對於景觀設計的尺度而言,用雕用拉的做設計的確挺累的,不知道以現在的觀點,有沒有好一些的考量?
軟體難用不適應是一回事,需不需要轉換工作模式那又是另一回事。如果只是單純的,和其它專業無涉的純景觀設計,導入BIM或許真的不太需要,而且雖然BIM可以呈現3D模擬,覺得"那種東西怎麼和手繪比?"的人大有人在。平常CAD就可以解決的工作,為什麼要拿一個很複雜的東西來搞?問過許多景觀設計人員什麼是BIM時,大多數的回應是"蛤?"這也已經不意外了。但如果案子是有其它的專業合作,那BIM就有其應用的必要性了,尤其是其它專業都用BIM模式設計,進行設計資料交換時,景觀為團隊一員,錯過不但可惜,而且會慢很多。這就回到景觀設計問題的本身--景觀的資訊夠標準化、一致化嗎?
拿最常用的植栽規格好了,植栽的名稱就不一定有標準了,規格標示更是百百種。雖然植栽是活的,像建築元件般的定製尺寸,顯然不合乎實際,又不是把植栽塞在容器裡種,要方的有方的要圓的有圓的。不過像土球計算,一般是根據米徑的某個倍數計算,那這個倍數雖然是彈性,但是數值計算總不能一直在個區間擺動,還是要找個定數才能計算。我認為景觀設計裡,充斥太多的不定數了,這對資料的資料庫化非常不利,這個彈性怎麼取捨?如何兼顧施工的彈性,又能夠讓資料能進入資料庫化?文中對幾個主要的專業組織,其BIM的動向有些著墨,例如The Landscape Institute因為面對英國在BIM Level2的要求,將在今年完成名為"BIM for Landscape"的manual。而ASLA似乎看來還沒有進一步的動作。別人的方法可以參考,但千萬不能完全照抄,還是要有適用於本土的模式和標準。
BIM的限制不代表設計的限制,但因為看到限制而失去革新的機會,那也太可惜了。就算不搞BIM,景觀專業的資料庫化及標準化,就是一種革新。以資料交換為主的工作流程演進,就是一種革新。軟體客制化,設計參數化,應用IFC或COBie等共通資料架構,就是一種革新。這三隻革 新的箭,需要大家一起來努力。
延伸閱讀:
THE LIMITS OF BIM, http://landscapearchitecturemagazine.org/2016/02/16/the-limits-of-bim/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