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志在沖天

"柳線搖風,曉氣清⋯⋯"這個曲調,在我看完《沖天》這部記錄片後的一星期,還是久久盈繞不去。低迴在每個安靜的時刻。

如此緊扣我心,是因為明白,這首歌的意境,和這部記錄片,敍事的角度,完全的一樣。這裡,講的是,在那個大環境,大時代,為了保家衛國,不管是官還是兵,在前線奮勇殺敵,他們背後,那一群堅毅女性的故事。有心碎,有心痛。

坦白說,一直很好奇,當時的日本帝國,自負又強大,看著西邊,這個剛從帝國變成民國,但還是弱國的中國,時時夢想著三月亡華,進而創造大東亞共榮圈。當年國衰民敞,在列強的包圍下,還能看到一個形式上的中國,已經很偷笑了。不要說空軍,就像陸軍裝備都很爛,拿什麼和日本打?或是說,為什麼就是有一股,巨大無比的勇氣,敢向日本帝國說不?當時的空軍,飛機性能差日本差一大截,好大一截,日本人根本看不起我們,為何先賢先烈們,還敢一飛沖天,勇敢的迎向強敵?

為國也好,為仇也好,那是一股什麼樣的勇氣,投入戰場,多數人一去不復返?

或許他們背後,那些堅毅的家人,親人,雖然心中掛念著,擔心著,但都很清楚,他們眼前的男人,身上所背負的使命,所可能帶來的結果。《沖天》紀錄片裡,述說著四位堅毅的女性,她們各自扮演不同的身份,是妻子,是姐姐,是妹妹,是好友。在戰前也都享受著溫馨的日子。無奈戰事爆發,這幾位勇敢的女性,承受了極大的壓力,看著自己掛念著的人,在天空中,勇敢的面對敵人。一方面,在動亂的年代裡,還要照顧好自己,打理好自己。現在的通訊發達,很難想像當時彼此之間,只能靠書信聯繫。當送信的送差,送來的不是千轉百轉的書信,而是遺物包的時候,每個人都崩潰了,當下都崩潰了。心情很複雜,是覺得為國捐軀,於有榮焉,還是會抱怨這場戰爭,這場無情,又累人的戰爭呢?

我相信傷心是有,痛苦是有。紀錄片裡,印象深刻的一幕,講到抗戰勝利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的那個重慶的夜晚,許希麟女士走到戶外,看著外頭一大堆遊行慶祝的人群,卻突然覺得心裡空空的,好像少了什麼,於是就默默的走回家了。我想,是因為他的夫婿為國犧牲,不能和他共享勝利的喜悅了。這是用摯愛的生命,換來的勝利。大悲無言,無以名狀,深沉的哀痛,大概就是這樣的吧?

《沖天》所述說的四個主角,正好是抗戰的四個階段。各個階段的戰爭目的和情境,都有所不同,也有許多的背景歷史,可以加以參照,讓我們對抗戰的那個年代,更加有感觸。歷史是一脈相承的,是有脈絡可循的,不過歷史的論述權,往往都會落在當權者的嘴上,還只挑有利的講。

舉個例,幾十年來國民政府在台灣,為了對抗共產主義,都講美國的好話,而儘量醜化蘇聯。殊不知當年蘇聯共產黨,不但幫助孫中山推翻帝制的革命,協助蔣介石成立黃埔軍校,更在抗戰初期支援飛機和飛行員助戰。抗戰後期我方在美國的援助下,漸漸取得制空權,並且還能跨海,對台灣進行轟炸。光是這兩件史實,透過許多史學先進的努力,才真的真相大白,不然以前聽老一輩的說躲防空洞,還以為是日本人來炸台灣呢!當時的台灣,做為日本的殖民地,是日本前進中國及東南亞的重要基地,但有台灣人跨海加入國民政府軍,也有台灣人加入日本軍隊,在亞洲戰場互相嘶殺!這是歷史的吊詭,是一種時代的悲哀,在論述台灣這段時間的歷史時,應該客觀,忠於史實,並且從各自的立場相互的參照,而不是像某些無良政客,拿這段歷史當做取得政治權力的工具,為了一己之私,各自表述,曲解歷史,非常不應該,非常沒水準,不是文明人的做法。

看完《沖天》,我對在那個大時代的人們,只有敬佩,和感念。對參與戰爭,對抗強權的戰士們來說,或許保家衛國,是放在心上的目的,真正想的,只有盡責,盡自己的一份責任,是軍人,不管敵人多強,誓死扺抗,完成任務,就是基本的,盡責是基本的,所以才會抱著必死的決心,懷著扺抗到底的信念,為中國換來一份慘勝。或許就如同,林徽因女士給她的弟弟的文字般,或許有些無奈,但又將之歸於時代的心境:

弟弟,
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,
那是時代向你的要求,
簡單的,你給了,
這冷酷簡單的壯烈,
是時代的詩,
這沉默的光榮,是你。(節錄)

電影的結尾,放著"西子姑娘",在娓娓的曲調中,我走在21世紀的信義計畫區,低迴在20世紀初的那一場戰爭裡。歷史的細節,只會隨著時間的洪流,一點一滴的消逝,過了越久,丟掉的越多。當年的心境,過了70年,透過紀錄片,抓到了幾分之幾?再過了70年,剩下的,又有幾分之幾?留下的,是壯烈?是情緒?至少,現在還留下,可以低迴的往事。我是不均勻,今天聊到這裡。
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我不吃香菇

別阻止我,這次我一定要說。大聲說。我不吃香菇。 有東西不吃,不外乎三不 -- 「不能吃」、「不敢吃」和「不喜歡吃」。我對香菇,還有一種莫名的,長久以來累積的負面印象。菇類的產品很多,什麼鮑魚菇,杏鮑菇,金針菇,草姑 …… 等等。我宣示一下,除了「香菇」,不管是台式的,日式的,有花沒花,叫香菇的,最好離我遠一點。 我從小就不吃香菇。原因很簡單,我不喜歡那個味道。曾經問過許多愛吃香菇的人,香菇到底有什麼好吃的?得到的答案,竟然也是因為「味道」。也有人說,香菇吃起來很像肉,那 …… 為什麼不直接吃肉呢?修道吃素,不能吃葷,所以就吃香菇。啊?修行發願吃素,想吃肉就拿香菇來模擬肉哦!這我就很難理解了,也讓我對香菇更加的討厭。後來才知道,素食料理有很大一部份都有放香菇。素食宴我會去啦!只是我都吃白飯。叫我夾素菜,我會結屎面,然後翻桌。 家裡對吃還滿講究的,號稱天下極品美味的香菇,當然是少不了的。我們家人都超愛吃香菇的。從小我就被教育,一定要吃香菇。大家小時一定都有這樣的經驗,爸媽為了不讓小孩子偏食,規定所有的菜都要吃,不能有某幾樣不吃。可是就是會有幾樣,是小孩子怕的,此時就可以看到爸媽連哄帶騙的,要小孩子聽話,把東西吃下去。小孩子不聽,就開始大哭大叫。爸媽也耐不住性子了,用打的用罵的,就是要小孩子把東西吃下肚。為了不偏食,每每在用餐時刻,上演同樣的戲碼。不然就是看硬的不行,就用軟的,把東西混合在其它的菜色中,看看能不能矇混過關。其它的東西或許有用,可香菇就沒用。切丁切絲,和菜和湯,都逃不出我的法「鼻」。香菇這玩意兒有個特性,就是切越細,味道越有。後來我已經可以用看的就看出來,這碗菜裡有沒有香菇。木耳和香菇也不會搞混。就算我已經有這種「修為」了,爸媽還是不放棄,繼續努力,就是要讓我「品嘗」一下香菇的美味。 記得是國小三、四年級,有一天到父親的一個朋友家作客,並接受午宴。桌上有一鍋大湯,我用聞的就知道,此乃赫赫有名,香菇界的名菜-香菇人蔘雞湯是也。不例外,一樣好說歹說,就是要把香菇吃下肚。我緊閉嘴巴,拚命抗拒,任憑威脅利誘,絲毫不為所動,男子漢大丈夫,不吃就是不吃,連父親朋友的家人也來勸說,香菇都嘟到嘴巴邊上了,我還是不吃。後來實在是沒辦法,小時候性子烈脾氣壞,就自己到那鍋湯裡,夾了一朵香菇,咬都沒咬,整朵好好的給它吞下去。這下我吃了吧?可大...

MSN上線狀態研究樣本訪談

昨天參與了一個,有關MSN碩士論文的質性研究訪談。 會有機會參與這樣好玩的研究訪談,是前陣子在批踢踢實業坊BBS站上看到的"置底公告"。當時想,怎麼會有這麼好玩的研究啊?之前在研究所時,IM(instant messenge) 軟體也曾是課堂探討的主題。不過是以user interface為主,並不太涉及"使用者狀態",不過有人可以把MSN的使用者狀態,變成一個碩士論文的研究,而且是個新聞所的碩論。我很好奇,就自告奮勇,報名參加,順便想知道,一個非CS背景的人,是如何對待IM的。 和"苦主"Ann交換MSN,敲定昨天的中午見面訪談。到了指定的時間地點,接到電話,才發現,啊?是個女的!之前在MSN上,我"看不出"Ann是男是女,所以我先假設是男的。因此,在受訪內容的準備上,是準備大概20分鐘左右的內容(男的,質性訪談,第一次,20分鐘就好了)。現在知道是女的,哇,我慌了。人家會緊張啊!走進starbucks,看到一個長髮,長裙,面貎清秀的小女生Ann,熱切的向我招手,呵,好久沒有領受這樣的"歡迎"了,有點臉紅,招架不住。還好有個點餐時間,讓我緩衝一下。簡單的招呼後,開始了這次的質性研究訪談。 訪談過程非常的順利愉快,雖然沒有十分明確的訪談大綱,但是Ann對於訪談的掌握度很好,儘量的讓我暢所欲言,也彼此交換了許多自己的MSN使用經驗。我們共同的感覺是,現在的MSN使用者,都好有心機哦!一個有6個狀態選項的MSN,在上線離線,忙碌離開,或是好友的封鎖刪除間,其實都是充滿玄機,彼此猜忌的。在MSN 8.0出現前,每個使用者在上線之前,就已經和自己的好友們過招了。上線後的狀態設定,會取決於自己的心情,和好友各別的上線狀態。 MSN的狀態設定,其實並不代表真正的交談狀態,這其中牽涉到的心理戰,是非常的複雜但有趣。有些人會"真實"的反映自己的交談狀態,但有些就不會了,可能在那個當下,是只想看看大家的狀況,或是上線了,但沒空或因為在做別的事,而不想聊天。或是會在特定時間,與特定的好友聊天。妙的是,這些狀態的設定,使用者有時可以成功的拿到通訊的"主控權",但很容易經過使用者之間的實體人際互動,而被"識破",從而對該使用者,在M...

Deartotoro 6/30/07 1:00 AM

昨天,應該說前天,發生了一件覺得滿意外的事。雖然是六月大熱天,可是覺得很心寒。心寒到爆。 一個比我晚進公司才一個月的小妹妹,剛畢業的新鮮人,早上主管才約談他,中午還沒吃,就在打包東西了。 我們一群同事剛從外面包飯回公司,就看到那個妹妹在收東西。哇,這是怎麼一回事啊?早上我不在辦公室,不清楚當天有什麼特別的事件,但至少最近這幾天,大家都相處得好好的啊?這個情形,很明顯的,就是這個小妹妹,要走人了。 很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,為何細軟收拾得如此匆忙。坐在他旁邊的同事小聲的湊上去,想關心一下,但見那個小妹妹似乎是想快點離開,或許是因為公司的主管都在,不太方便講什麼,說了聲謝謝大家,就出去了。幾個同事一陣錯愕,一時間不知道要怎麼辦。我想,至少要有人表達一下我們同事間的關心,至於發生了什麼事,倒也不太重要。一個箭步,我追了上去,在小妹妹沒有騎上機車走掉之前。 我決定不問早上到底發生什麼事,我只問,還好吧?再來有什麼打算?見他心情還算平靜,接著就直說,早上和主管的單獨約談,是不是和現在你的狀況有關?簡單聽完那個小妹妹的敍述,我整個人都快爆炸了。 什麼玩意兒,真的是什麼玩意兒嘛!每個人都有過菜鳥的經驗,不是嗎?對一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,給他合理的養成訓練,是很基本的不是嗎?當然老闆,上級的用人哲學,關係到公司的治理和發展走向,是老闆的權利。用不用新人,該引進何種屬性的員工,我們不能管太多,也做不了什麼。但公司的用人哲學,應該是要長遠規劃。而且上頭這樣子對待一個員工,一個還來不及建功立業的員工,其內心的不平和憤慨,可想而知。眼前這個小妹妹,此時表現出的平靜,還真的是讓我佩服他的情緒管理。 當他說到,生日那天還加班工作時,我已經開始難過了。因為是同個星座的,感受會更心酸些。過不久,其它的同事也跑出來,圍在小妹妹旁邊。當其中一個同事,也是這段時間小妹妹的"師傅"出現時,小妹妹終於止不住情緒,眼淚開始流了下來。唉,是的,女生一哭,我就沒辦法了。如果是心裡掛記著的人,光是知道她哭,或哭過,我的心也會跟著難過,甚至也會"水在眼眶兒裡轉"。今天這是因為大家的情緒都不好,我知道小妹妹已經很堅強了,不希望讓人看到他這樣,我感受得到,所以我就故意拉著大家,和小妹妹say個good bye就離開。雖然丟下一個在哭的女生,好像是不太道德,不過他也沒留在原地哭,和大家sa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