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15的文章

政府開放資料行動

近一年來,政府相關部門紛紛將施政數據上網公佈。台南市的登革熱疫情,可以透過 台南市開放資料庫 ,取得最新的地區疫情資料。 台北市 也陸續公佈了淹水潛勢區域,及竊盜點位等資訊,也有許多熱心民眾,將這些空間屬性資料,轉換為一般民眾便於閱讀的網站,如 台北市降雨淹水模擬圖 ,或是近來熱門的 鉛管分布地圖 等等,都是經由政府單位,公布的空間屬性資料。數據資料的開放,象徵著政府施政的一大進步。 怎麼說呢?以往某些數據,如淹水潛勢,或是鉛管分布,早期一定就有資料,但可能散布在許多單位手上,或因為技術門檻而無法成圖,或根本就因事涉敏感,公布以後牽連甚廣,於是乾脆就不要公布。但許多數據,一定早已是行政部門內部的決策資料,如台北市土壤液化的資訊,台北市政府早就有了,但是因為怕影響房價,或市民的觀感,寧願握在手中,也不願意公布(不然市長就別想選了)。 公布資訊是件好事。資訊透明,才能找出問題,對症下藥,而不是把頭埋進沙堆,當做沒事發生。雖然政府看起來,好像是往正向走了,但我比較壞,我要提醒一件事。就是資訊的正確性。 啊你這個人怎這樣,偏要雞蛋裡挑骨頭,還不信任政府?對,就是因為資料來自於公部門,普遍來說是可接受,可被信任的,所以更要留意,甚或監督,公部門資料的正確性。 為什麼?就是因為政府有公權力,提出的數據或資料相對可信,如果缺乏對資料應用正確性的警覺,有可能誤入資料錯誤的陷阱。政府的資料,其發佈的動機,不會全然的以資料應用為考量。不會有政治動機嗎?不會有施政考量嗎?或者,資料是最新發佈的,但資料本身產製的時間點,是不是最新的?有沒有資料來源的說明?有沒有資料更新維護的SOP?重要的是,有沒有躲在資料背後,不讓一般大眾知道太多,而用了一堆數據,企圖掩護、隱藏了更多真實的資料? 當然我相信這政府還不至於這麼壞啦!我想這是現在這種開放社會,對待政府,或有權有勢的團體、個人,應該要有的,保持距離的態度。在自由開放的氛圍下,要為惡真的不算太難。我們鼓勵政府採取開放的作為和心態,也要提防這自由背後的不安。給勇於面對人民的政府,大大的掌聲。同時也要留意資料的合理使用,及隨時以大膽假設,小心求證的實驗精神,面對我們看到的每一種資料。 小心面對我們身邊的任何一種.....表面的真實。今天聊到這裡。

台灣地景美感的解答

最近讀了舒國治先生的新書"宜蘭一瞥",對照嘉義要蓋 高跟鞋教堂 的新聞,很有感觸。要用什麼手法,描述一個地景?什麼樣的手法,才是美? 先說"宜蘭一瞥"。舒先生真的是眼光獨到,觀察細微,文字平實中卻蘊含深意,粗看覺得文字有點乏味,但前言後語一起讀完,突然發現,整個空間在舒先生的筆下,有如涓流般慢慢的湧出,再匯流至一處,土地的情感就這麼完整的呈現,很妙的感覺。寫這篇文章時,書還沒讀完,但好想就這麼出發,到宜蘭這塊我早已熟悉的樂土。說是熟悉,蘭陽18勝,去過的沒幾個(愧)。 有機會再介紹書(順便玩)。裡面講到宜蘭的建築,很妙。舒先生說,宜蘭是"最容易看到建築的縣"。他特別把建築引起來,用媽媽的菜和餐廳的菜來比喻。媽媽的菜,可比為建物",不擺盤也不自稱美食。餐廳的菜是"建築",愛擺盤。舒先生很客氣,大概不太想明講,我懂,就是現下宜蘭的建築都太"華麗"了,和原本質樸的宜蘭,不襯。 那如果舒先生看到,沒多久的嘉義濱海,將會出現一座高跟鞋教堂,應該會丟筆吧!這已經不是大開眼界的層次了。為什麼質樸的農業縣份及西部濱海,都要出現很炫很屌的"擺盤"呢?適地性的美感,怎麼會不見了? 我想是和我們周遭的環境,太過缺乏真正美的環境有關。 今年過年期間,有個機會,一個家住鹿港的學長來個在地深度導覽,印象深刻。鹿港也來過不下數十次了,但透過當地人的眼界,看到了較為真實的鹿港。後來自己到了台南進行了幾天的旅行,徒步走過台南老市區的巷弄,從白天到夜晚,深深的被這座城市的空間所吸引。這兩次的體驗,都讓我有許多的感觸。一個在鹿港成長的孩子,生活的環境就是人行最佳尺度,古蹟古宅就在身邊,有歷史典故,有人文逸事,有古老工藝,台灣的建築瑰寶,傳統空間,就是生活空間。 這樣的孩子,美學及歷史的底蘊,一定比住在現代城市,鴿子籠裡的小孩還要深厚。都市裡的小孩,要看古蹟只能從書本或網路上......好啦!或許未來虛擬互動科技進步,還可以身歷其境一下,但再怎麼樣,覺得書本上,資料上的鹿港龍山寺美,還是比不過真正的,時時身在其中的鹿港龍山寺美,有空間尺度的美,建築細部的美,書畫雕刻工藝的美,更不會有人可以告訴你,龍山寺觀音佛祖金身的故事

抱歉,打擾了

站在夜晚時分的台中火車站剪票口,人群來來去去,充滿了臨別的,淡淡的愁。在等待火車的空檔,離愁正在這條分隔線上,慢慢的醞釀著。這樣的場景,我曾也是其中之一嗎 ? 有人曾為彼此的分離,和我在車站互別嗎 ? 我知道,我們之前,不該,也不會有什麼誤會,不會有講不清楚的事。這裡頭,也沒什麼好隱瞞的。所以,我還是小小的,講一下吧 ! 一開始,你來到這裡,因為你是我麻吉的同學,所以,我想,來到這個龍潭虎穴般的環境,一個可愛的小女生,可能會一開始不習慣,於是,我自告奮勇的,答應我的麻吉,要暗中的幫助你。 看你在這裡,以甜美親切的笑容,為這個死氣沉沉的環境,帶來了許多的新氣象。你本身的專業能力也不錯,令長官及同事們信任有佳。漸漸的看你成長發展,也適應了環境,真的是很替你高興。偶爾你會有問題,本著同事及麻吉同學的情誼,一定是盡力的協助你解決。 這中間,有時候會留下來,聽聽你對於工作上的看法,或是有什麼需要解決的問題。或者,你在這裡,遇到了些新的人事物,你會希望我給你一些建議,或也純粹聽你小小的抱怨,我都會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,好好的了解,和開導。雖然我也不算很資深,能解決的,我一定替你解決,反正單位裡,也有很多的大哥大姐,可以 " 轉診 " ,這裡工作雖苦,還算是能彼此幫忙,互相鼓勵,也是希望你,能快快的找到屬於自己,快樂的工作方法。 坦白說,對於你,我完全客觀,不在意,沒有一點情份,那是騙人的。為什麼我遲遲沒有行動 ? 以往的經驗,告訴我,如果我前進了,我一定會受傷的。以我三腳貓的感情史,在充份的了解你之前,是我不敢随便動情的。二來自己剛在感情上嘗到新敗,同個單位的戀情告終,好不容易做了個還算 OK 的 ending ,為避免產生你的困擾,我還是和你維持同事的關係比較好。第三個原因其實才是最大的原因,但是從前些日子,你和其它男同事之間的互動良好,卻也同時消除了我這層顧慮。百般思量,我決定,先跟著感覺走,走一步,是一步,先從日常生活中,好好了解你開始。畢竟我的年紀也有一咪咪了,玩不起大學生那一套,且看且走,用理性的觀察,決定我的每一步。 這樣的情況沒能多久,就在 8 月的某天開始,軋然而止。女生真的都是心細的,你輕易的看穿我的企圖,開始警覺性的迴避我。和我的互動,明顯的減少,從許多面向,都看得出來你在躲我。當然,自封好

保護動物,靠自己,從自己出發

最近有關 外勞朋友虐殺貓狗 的事件層出不窮,令人感到無比痛心和憤怒。台灣社會基本上,是無法容忍這種欺負動物的事情的。但是為什麼會一再發生? 是執法不嚴嗎?是法令不嚴嗎?是台灣人民的公德和警覺不夠嗎?對不起,我認為,以上皆是。外勞朋友敢在台灣如此目無法紀,台灣人自己得先檢討。包括我自己。 不均勻相信一個法令嚴明,人人尊守社會秩序的國家,就算是外國人來,想必也不敢亂來。一個國家的固有文化和社會風氣,如果也是非常有紀律,受到本國人自己普遍接受和遵從,外國人入境隨俗也是很正常的事。根據媒體的報導,台灣在亞洲各國的 犯罪率低 ,治安堪稱良好,絕大部分的台灣人親切友善,外勞朋友在台灣,因為受到許多管制, 犯罪率遠低 於台灣人。基本上台灣仍是個安全的社會。 但我不得不說,台灣社會的公眾道德感不高,社會約束感太低,對於自己台灣人,都起不了約束的功能了,還想讓外勞朋友對我們的社會"心生羡慕"、"心嚮往之",不只是來台灣賺錢,還會將台灣的進步富足,視為亞洲的驕傲,回國以後宣揚台灣的進步文明?別傻了。夢也早該醒了。 想想看,有時候看到外勞朋友騎車或走路,無視交通號誌,呼嘯而過,台灣人不也這樣?在火車或公車上,一群外勞朋友大聲說話,講手機(現在旁邊就有一個台灣阿桑正在大聲講手機),請問台灣人自己不也這樣?在安寧的夜裡,烤肉,唱歌,大聲說笑,台灣人自己也常如此啊?台灣人自己在公共場合的表現如此,要讓外勞朋友學習?豈不笑掉人家大牙。台灣人基本上不吃貓狗,但還是有零星案例,甚至是虐狗虐貓,況且虐狗虐猫的法令不算嚴竣,觸法的代價不大,依動物保護法頂多罰錢了事。如果是外勞朋友犯案,甚至還不能法辦後 強制遣返 。 雖然某些國家吃貓狗是正常,也是文化的一部份,但在台灣,吃貓狗不但非法,更不是普遍接受的文化,不管外勞朋友在本國多喜歡吃,都要讓他們知道,在台灣不行就是不行!社會文化基本的生活規範,要遠遠的高於法律,甚至是道德層面才是。可惜台灣人自身的社會,連自己人都無法心生警愓和約束。以酒駕來說,立法提高酒駕刑責,強力宣導防治酒駕,每天在媒體上,還是看到多少酒駕事件?多少因酒駕而起的車禍?帶走多少人命?台灣人不但不怕,遇到臨檢不但抗拒,還聚眾 企圖滋事 ,這算什麼東西?眼裡還有社會,還有政府,還有法律嗎?只要還有人酒駕,就是國家社會的失敗。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