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如何真正的面對壞人,保護自己


劉潤在他的書「底層邏輯2」中,提到一個關於博弈論的實際案例,這個案例實在是有夠經典的。我原本以為所謂的「底層邏輯」應該是講人性,講權謀。但我錯了。一翻開就是講數學,講公式。

但沒錯啦!數學就是描述這個世界的客觀方法之一。但數字中的人性,卻也是顯而易見。

好啦!回到書本身,這個故事我查了一下網路,有不少就是在講這個尼克和亞伯拉罕的這個案例,我就不再詳述,這個過程鋒迴路輚,實在是太精彩,可以上網搜尋「金球遊戲」,或是直接看劉潤先生在書裡講的,過程詳實到位。

簡單交代一下,這個金球遊戲就是玩到最後一關,剩2個對手時,可以在「全拿」和「平分」兩個球2 選一,各自選擇組合的結果簡述如下(改繪自底層邏輯2,P.303):

收益矩陣

A

全拿

平分

B

全拿

(0,0)

(100,0)

平分

(0,100)

(50,50)

可見如果兩個人同時拿「全拿」那就一毛都沒有,兩個拿「平分」,就可以平分所有的奬金。如果各自拿了不同的球,那就看誰拿了全拿,就可以全拿。

這個規則很雞歪的,也是標準的囚犯困境的情境。不過為什麼值得看一下整個過程,就因為這兩個面對的不是雙方完全隔絕的環境,在真的選擇出爐前,是有一點短暫時間可以交換意見旳。

好玩就好玩這裡,這兩位竟爭到頭了的參賽者,可是互不相識,就是要兩個彼此互相猜忌算計,看看是如何互相試探,互相做出保證,互相希望對方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選擇,這個過程好精彩,大家感覺上都知道,要追求雙方的利益最大化,避免兩頭空,但卻有一個選項,是允許自己獨拿獨享的。人性自私及為公的兩難,在這樣的場合暴露無疑。

結局十分令我意外,原來有一方(亞伯拉罕)先開牌說要選「全拿」,似乎讓對方(尼克)只能選「平分」才能有機會拿到錢,但尼克不相信亞伯拉罕的承諾,會將所得的獎金平分,這很自然啊,我原本也想,這亞伯拉罕好像也沒別的選擇,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選擇「平分」。後來結果揭曉,原本說要選全拿的亞伯拉罕,原來是選平分,這樣同是選擇平分的尼克,也就順利的平分奬金,恉大歡喜。

但就是這個轉折,故事的後面,引了後續的訪談,因為尼克在溝通當下的不老實,就有個尼克其實是想選「全拿」的推測。如果尼克原本就想選全拿,騙亞伯拉罕選平分,那奬金就是尼克獨得,結果不知是出自雙贏的考量,還是真的互不信任,亞伯拉罕先叫了牌,迫使尼克改變札法,還好沒有落得雙輸的結果。看了拍案叫絕,但也冷汗直冒啊!

我自己有兩個想法。一是人心真的深不可測,就算是有接觸有交情的熟人,那真是知面不知心,不到情勢明朗,不知道對方會做什麼決定及思路,保持距離,防人之心不可無。

就尼克和亞伯拉罕的故事而言,表面上亞伯拉罕是為了避免雙輸,但其實也是想避免奬金被尼克獨拿,如果亞伯拉罕沒先叫牌,或是被尼克影響改變選擇,又或是被尼克識破底牌,就結果而言,尼克想選全拿,亞伯拉罕選平分,那就被尼克整碗捧去了,亞伯拉罕只能幹在心裡口難開。

二是凡事看清局勢,搞懂規則,必要是先發致人,設一個局,保護自己,引導對方,但不要輕易的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算計和底牌。雖然書裡似乎是有把尼克看成是「壞人」的意思,這個方便大家理解情節是OK的,不過人不為己天殊地滅,什麼好人壞人的分法那也太一廂情願,好人也會因為自身利益做出決定的啊!所以還是設局、引導,把對方「逼到牆角」,讓對方做出自已為有利,但其實也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,我想這才是安身之道。

今天講到這裡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正奇,攻守,陣法--讀《唐太宗李衛公問對》

前陣子上了完 王志鈞 先生主講的《孫子兵法》課程,獲益良多。孫子兵法的書,自己看過幾回了,雖然還不算不好懂,但總覺得自己只是讀書,但有些觀念,尚未能完全意會(可能是年紀尚輕的關係嘛XD)。 在課程裡面,王先生提到,中國的兵書有所謂的《武經七書》,是自宋朝後武舉考試的重要典籍。其中的《唐太宗李衛公問對》的內容,可以用來補充及佐證,許多孫子兵法的概念,頗有參考價值。於是自己就找了本來看,果然深有所獲。 先說說 書 本身。這書有幾個別名,《李衛公問對》、《唐李問對》都是指這本書,簡單講就是唐太宗和李靖的對話錄。君臣對話會被刻意寫下來的不多,以體例來講,的確有許多,可令人懷疑它是後人偽託之作的空間。但這是考證學的空間,太專業了,留給專家去傷腦筋,或許當時真的是君臣有對話錄,可能在幾年後被整理出來,變成探討兵學的專書,都有可能。 整本書就由兩人對話構成,挺有畫面的,除了兩人講話的語氣,傳神的記錄下來,還有李靖身為臣子,要起身向皇帝行禮的動作,也真實的呈現。由兩人生動的對話,探討各動兵學,看這本書,會有身歷其境,彷彿就置身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宮廷,參與一場精彩深入的君臣對話。如果我是當時也坐在會場與會的人,我想我也會有興趣記錄下來吧! 因為唐太宗和李靖這兩咖,都己久經沙場,談論起兵學,完全是理論和實務的結合,也就讓這本書可看性及價值性大增。感覺得出來,唐太宗觀察敏銳,且記憶力過人,能夠記住許多在戰場上的細節,並能舉一反三;而李靖自小飽讀兵書,雖胸中帶甲千萬,但完全沒有讀書人的驕氣,《舊唐書・李靖本傳》中,李靖是個百戰百勝的狠角色,總能知己知彼,抓住戰爭的要點,取得勝利,恰遇明主,為自己加官進祿,其應來自於對兵學的研究,及追求實務的精神。 唐太宗多次以兵書上的文句,及以往作戰的實例,甚至是眼下邊境的最新情況,拿出來與李靖討論(這個做臣子的心臟真的要很強)。在"正奇"這個角度,在《孫子兵法》中,正奇是"以正合,以奇勝"的內容,但正奇之法,相信唐太宗是非常好奇的。本書一開始,唐太宗就拿他想打一打不聽話的高麗,就教李靖要怎麼辦?李靖就說用正兵(加上派我去)太宗聽了就抓頭了,啊你李靖之前打突厥用奇兵,這次用正兵,啊這是怎樣?李靖也答得很乾脆,就說其實都是正兵啦!(反正都打勝了)接下來太宗又拿了之前自

我的第二代數位相機--Nikon coolpix 2500

前陣子到汐止光明寺時,發現拍回來的照片品質不太好,檢查一下我的相機,才發現相機已經無法記憶拍攝的日期,時間,一些白平衡及檔案品質的設定也跑掉了。只好每次開機,就重新設定一次。可是每次關機或休眠,設定都無法儲存。雖然不影響拍攝的功能,但是無法記憶拍攝日期時間,這對我造成不小的困擾,尤其是在檔案管理上。 本來想將就點用,可是每次就得設重新設定,實在是很不方便。找到台灣Nikon的代理商,看看能不能修,才知道我這台並不是"公司貨",或許修了也不一定划算。唉,再過幾天就要和教授開會,相機壞掉了想拍什麼就沒得拍。想了很久,還是決定買一台新的,原有的Nikon coolpix 2500,就退休啦! 相機平常都拿來拍別人,也該被拍一下吧!由小TOTORO出場,介紹這台從2002年開始,陪我東奔西跑的相機--Nikon coolpix 2500。 這台Nikon coolpix 2500是2002年要到宜蘭奶奶家,途經台北時,在台北Nova買的。當時價格好像是1萬塊吧!200萬畫素,3倍光學變焦,CF記憶卡,1.5吋LCD,可錄製15秒的無聲影像,在那時還算是中上等級的消費型數位相機,主流的畫素規格正由200萬過渡到300萬。當時會看上這台,沒有買其它300萬等級相機的原因,除了我覺得這台功能齊全,易於操作(那時是怕未來的女友/老婆不會用啦),及價格上的考量。 那時我剛辭去工作,準備要考研究所,身上的錢不多,300萬畫素的相機太貴,想說買了也不一定常用(真是天真啊!)還有一個這台相機的特點,就是它的旋轉鏡頭。Nikon coolpix 2500配有270度可旋轉鏡頭,不但自拍沒問題,拍攝的角度可以自由不受相機位置的限制。就是這個好用的功能,讓它在服役期間,幫我獵取到不少一般相機不容易拍攝的照片(唉,簡單講,就是盜攝咩。不過我沒做什麼壞事哦!)旋轉鏡頭一直是Nikon在消費相機市場的特色,後續有一款300萬畫素的機種,和這台一樣是經典機。不過接下來的旋轉鏡頭機種,表現得就不如以往了。這是後話。 自從它開始服役以來,真的是跟著我走遍大江南北,名山勝景。到日本,到印度,都替我忠實的留下記錄。當然都是拍別人啦!我很低調的。尤其是有時候,心情不好,車子一開就隨處的去走,看到一些時候拍的照片,就會想起當時的心境如何。雖然我也有DV,本也以為不用再買數位相機了,但DV和相機之

正確的態度,深廣的遠見

人之所以有見識,受尊敬,在於看事情的態度,景仰一個人,也是景仰他的態度。沒錯,態度真的很重要,有正確的態度,才有深廣的遠見。聽到廣播節目中,北京大學 潘文石 教授的電話專訪。好感動。 潘 教授何許人也?他出了一本書「呼喊春天 — 貓熊虎子與我」,嗯,夠有名了吧!咱阿扁才在自己的電子報,大大的捧了這本書,還以此為本,推演出一套「動物自然放養」論,講了半天,反正就是不要代表「大中國」思想的貓熊來台灣,而且是在農委會即將召開審議委員會,決定是否要許可熊貓來台的前夕。 如果我是貓熊,我會覺得很奇怪,為什麼人類的世界,總是這麼的複雜。貓熊是國際級的保育動物,卻也成為官方為了防止中國意識,而利用的理由和宣傳手段。在 潘 教授的專訪中,身為一個研究貓熊的國際知名專家,「呼喊春天 — 貓熊虎子與我」的作者,和阿扁的看法卻極端的不同。以貓熊保護的立場, 潘 教授是不贊成將目前已圈養的貓熊,野放回棲地。在完全解除人類對野生物種的威脅前,野放反而是一種謀殺,對保育有害無益。 潘 教授進一步說明。經過人類圈養的物種,對人類都已有依賴性。如果野外生活都還得靠人類,對人類沒有戒心,甚至是沒有野性,該物種就無法完全回到自然環境。而且,人類圈養的環境,可能會有潛在的病毒或帶原體等,會經由野放而帶回原有的棲地。對於在棲地未經圈養的野生種,因為沒有病毒的抗體,容易引發傳染病,反而加速物種的滅絕。自上個世紀未,國際普遍認為,物種野放的政策需要檢討,也停止了相關的措施。物種的環境適應性倒不是很嚴重的問題,人類直接或間接的有無作為,才是對物種生存的決定性因素。 對於動物園的功能, 潘 教授也提出了看法。他認為,在 21 世紀,動物園早已不是「展示動物」的娛樂場所,而是生態保育的教育中心。以先進的科技,針對瀕危且需人工復育的物種,營造近似原有棲地的環境,並進行學術研究。人們可以在動物園,透過對動物近距離的接觸,培養人們愛動物的心理,進而關心動物,關心自然環境。 潘 教授不諱言,越可愛的動物,越有效果,貓熊就是可愛到掉渣的啦!還有,重要的是,透過動物園的門票收入,除了用以維持動物園的管銷外,還是保育工作的重要經費來源。學術、教育、資金來源,是本世紀動物園的主要工作。既然大陸要送的貓熊,已經是人類圈養的第二代,只要台北木柵動物園能夠提供合適的環境,貓熊是可以來台灣的,沒有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