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Office 12將支援開放格式

微軟的大頭們,還有特大頭,比爾桑,終於想開了。微軟官方發佈了個新聞,表示將在下一版,正在研發,預計2006年發行的Office 12中,支援開放式文件格式(Office Open XML document format)。

呵,前陣子Open source 的辦公室重量軟體OpenOffice.org 2.0 問世,開始開放式文件格式的支援時代。那時有人去問了微軟的高層,Office 12會不會支援Open Document Format? 得到回答是”還在評估”。哼,擺明著還在觀望嘛!在歐洲及美國的部份城市,做出將使用依循Open Document Format的辦公室軟體後,似乎影響了微軟的策略。而且最近傳出,微軟在南韓等國家,業務似乎推展不利。尤其是來自歐洲國家的壓力,終於迫使微軟作出這 樣的改變。

文 件格式的開放,就是不用擔心,文件的使用及開啟的權利,會被宰制在一間公司的手中。如果這間商業公司哪一天倒了,那以後不就沒有人可以繼續支援這樣的文件 格式,所有之前的文件,就泡湯啦!其實,我有點覺得,光這樣想,小題大作了點。問題不在於格式的存續,總有可以轉換的方式。重要的是,如果格式被一個公司 所控制,該格式有可能成為自家公司的工具,控制文件的使用及傳播,甚至成為商業行銷的手段。

OfficeWindows系列,一直是微軟獲利的保證。就這2樣產品,就可以讓比爾桑屌到不屑撿地上的一百塊。就是Office,辦公室進用的killer application,造就以格式獲利的商業傳奇。就這一版的Office 2003,不但格式新一翻,還限定只能裝在Windows 2KWindows XP,以前的Windows就抱歉啦!如果OSOffice都不選擇升級,那就是最慘的啦!微軟就是吃定了,使用者是跟風望向的,別人升級了,自己就要跟著升級,才不會產生文件交流的問題。結果就是,儘管使用者莫不幹聲連連,乘著使用者的囚犯困境,微軟,還是又贏了。

格式開放,會不會使軟體的營收下滑?呵,這答案超肯定,會!升級的誘因少了,短時間內使用者沒有升級的想法,銷售量會受影響的。但是對軟體公司來說,就必須將心力專注在軟體功能的開發,和妥善率的維護上。在軟體本身上用功,才是軟體的本業。坦白說,Office是個非常好用的商業軟體,易學易用。OpenOffice.org集全球軟體志工的力量,也只能做到近似”Office的功能,目前來說,它的執行效能還是為人垢病。好軟體不怕沒人會用。

就舉個例子。GIS界的龍頭ESRI,面對開放格式的OpenGIS,還是以軟體的多樣功能、豐富的開發Know-how,及應用solution,並對GIS的社群做出技術上的貢獻,至今仍穩居寶座。ESRI賣的是solutiontechnology,不是賣軟體,賣格式。GIS的應用範圍也日新月異,不斷成長創新。反觀Office,賣了那麼久,辦公室的工作形態,有改變、有進化嗎?

支援開放格式,Office響應了。雖然遲來的正義,不叫正義。還有一個公司和領域,仍存在著這種現象。有的,設計繪圖。什麼時候會有OpenGraphic出來?那個自動桌公司,我等著。㊣

新聞來源 http://www.pcworld.com/news/article/0,aid,123636,00.asp
M$ Office和OpenOffice.org 2.0的效能評析 http://blogs.zdnet.com/Ou/?p=119

留言

匿名表示…
這是不是軟體公司與媒體公司的差別!?
Totoro寫道…
哇,唐董厲害,點出了重點.

嗯.其實在本質上,軟體公司和媒體公司,賣的都是具創新特質的"智慧財".不過,軟體公司應該做的是服務,媒體賣的是加值.而非現在,普遍的都只是看得到"內容"而已.如果公司視軟體和媒體為一種固定的"資產"的話,那就完了.
匿名表示…
其實google對微X的打擊不小!!
微X有msn.com的入口網站卻弄的不好!!
哈哈 :) 之前用了google openoffice真的還不錯! 但是要花一點時間習慣習慣!!畢竟我中office的毒太深啦!
Totoro寫道…
哇,沒錯,M$ Office用久了,真的很不好改過來.因為說實在的,就是習慣.不過,這卻也是open source發展office或是其它windows替代或類似方案上,所遇到的困境。如果做得都一樣,那就用原來的就好啦!如果介面有所更動,又會又轉換的門檻.站在資訊系統多元化的角度,還是希望能統一檔案格式為主,至於軟體的介面及功能,就看各家軟體研發的本事啦!

唐董,好久不見,下星期出來吃吃喝喝啦!至少在你要"下鄉"到雲林前.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正奇,攻守,陣法--讀《唐太宗李衛公問對》

前陣子上了完 王志鈞 先生主講的《孫子兵法》課程,獲益良多。孫子兵法的書,自己看過幾回了,雖然還不算不好懂,但總覺得自己只是讀書,但有些觀念,尚未能完全意會(可能是年紀尚輕的關係嘛XD)。 在課程裡面,王先生提到,中國的兵書有所謂的《武經七書》,是自宋朝後武舉考試的重要典籍。其中的《唐太宗李衛公問對》的內容,可以用來補充及佐證,許多孫子兵法的概念,頗有參考價值。於是自己就找了本來看,果然深有所獲。 先說說 書 本身。這書有幾個別名,《李衛公問對》、《唐李問對》都是指這本書,簡單講就是唐太宗和李靖的對話錄。君臣對話會被刻意寫下來的不多,以體例來講,的確有許多,可令人懷疑它是後人偽託之作的空間。但這是考證學的空間,太專業了,留給專家去傷腦筋,或許當時真的是君臣有對話錄,可能在幾年後被整理出來,變成探討兵學的專書,都有可能。 整本書就由兩人對話構成,挺有畫面的,除了兩人講話的語氣,傳神的記錄下來,還有李靖身為臣子,要起身向皇帝行禮的動作,也真實的呈現。由兩人生動的對話,探討各動兵學,看這本書,會有身歷其境,彷彿就置身一千四百年前的唐朝宮廷,參與一場精彩深入的君臣對話。如果我是當時也坐在會場與會的人,我想我也會有興趣記錄下來吧! 因為唐太宗和李靖這兩咖,都己久經沙場,談論起兵學,完全是理論和實務的結合,也就讓這本書可看性及價值性大增。感覺得出來,唐太宗觀察敏銳,且記憶力過人,能夠記住許多在戰場上的細節,並能舉一反三;而李靖自小飽讀兵書,雖胸中帶甲千萬,但完全沒有讀書人的驕氣,《舊唐書・李靖本傳》中,李靖是個百戰百勝的狠角色,總能知己知彼,抓住戰爭的要點,取得勝利,恰遇明主,為自己加官進祿,其應來自於對兵學的研究,及追求實務的精神。 唐太宗多次以兵書上的文句,及以往作戰的實例,甚至是眼下邊境的最新情況,拿出來與李靖討論(這個做臣子的心臟真的要很強)。在"正奇"這個角度,在《孫子兵法》中,正奇是"以正合,以奇勝"的內容,但正奇之法,相信唐太宗是非常好奇的。本書一開始,唐太宗就拿他想打一打不聽話的高麗,就教李靖要怎麼辦?李靖就說用正兵(加上派我去)太宗聽了就抓頭了,啊你李靖之前打突厥用奇兵,這次用正兵,啊這是怎樣?李靖也答得很乾脆,就說其實都是正兵啦!(反正都打勝了)接下來太宗又拿了之前自

我的第二代數位相機--Nikon coolpix 2500

前陣子到汐止光明寺時,發現拍回來的照片品質不太好,檢查一下我的相機,才發現相機已經無法記憶拍攝的日期,時間,一些白平衡及檔案品質的設定也跑掉了。只好每次開機,就重新設定一次。可是每次關機或休眠,設定都無法儲存。雖然不影響拍攝的功能,但是無法記憶拍攝日期時間,這對我造成不小的困擾,尤其是在檔案管理上。 本來想將就點用,可是每次就得設重新設定,實在是很不方便。找到台灣Nikon的代理商,看看能不能修,才知道我這台並不是"公司貨",或許修了也不一定划算。唉,再過幾天就要和教授開會,相機壞掉了想拍什麼就沒得拍。想了很久,還是決定買一台新的,原有的Nikon coolpix 2500,就退休啦! 相機平常都拿來拍別人,也該被拍一下吧!由小TOTORO出場,介紹這台從2002年開始,陪我東奔西跑的相機--Nikon coolpix 2500。 這台Nikon coolpix 2500是2002年要到宜蘭奶奶家,途經台北時,在台北Nova買的。當時價格好像是1萬塊吧!200萬畫素,3倍光學變焦,CF記憶卡,1.5吋LCD,可錄製15秒的無聲影像,在那時還算是中上等級的消費型數位相機,主流的畫素規格正由200萬過渡到300萬。當時會看上這台,沒有買其它300萬等級相機的原因,除了我覺得這台功能齊全,易於操作(那時是怕未來的女友/老婆不會用啦),及價格上的考量。 那時我剛辭去工作,準備要考研究所,身上的錢不多,300萬畫素的相機太貴,想說買了也不一定常用(真是天真啊!)還有一個這台相機的特點,就是它的旋轉鏡頭。Nikon coolpix 2500配有270度可旋轉鏡頭,不但自拍沒問題,拍攝的角度可以自由不受相機位置的限制。就是這個好用的功能,讓它在服役期間,幫我獵取到不少一般相機不容易拍攝的照片(唉,簡單講,就是盜攝咩。不過我沒做什麼壞事哦!)旋轉鏡頭一直是Nikon在消費相機市場的特色,後續有一款300萬畫素的機種,和這台一樣是經典機。不過接下來的旋轉鏡頭機種,表現得就不如以往了。這是後話。 自從它開始服役以來,真的是跟著我走遍大江南北,名山勝景。到日本,到印度,都替我忠實的留下記錄。當然都是拍別人啦!我很低調的。尤其是有時候,心情不好,車子一開就隨處的去走,看到一些時候拍的照片,就會想起當時的心境如何。雖然我也有DV,本也以為不用再買數位相機了,但DV和相機之

正確的態度,深廣的遠見

人之所以有見識,受尊敬,在於看事情的態度,景仰一個人,也是景仰他的態度。沒錯,態度真的很重要,有正確的態度,才有深廣的遠見。聽到廣播節目中,北京大學 潘文石 教授的電話專訪。好感動。 潘 教授何許人也?他出了一本書「呼喊春天 — 貓熊虎子與我」,嗯,夠有名了吧!咱阿扁才在自己的電子報,大大的捧了這本書,還以此為本,推演出一套「動物自然放養」論,講了半天,反正就是不要代表「大中國」思想的貓熊來台灣,而且是在農委會即將召開審議委員會,決定是否要許可熊貓來台的前夕。 如果我是貓熊,我會覺得很奇怪,為什麼人類的世界,總是這麼的複雜。貓熊是國際級的保育動物,卻也成為官方為了防止中國意識,而利用的理由和宣傳手段。在 潘 教授的專訪中,身為一個研究貓熊的國際知名專家,「呼喊春天 — 貓熊虎子與我」的作者,和阿扁的看法卻極端的不同。以貓熊保護的立場, 潘 教授是不贊成將目前已圈養的貓熊,野放回棲地。在完全解除人類對野生物種的威脅前,野放反而是一種謀殺,對保育有害無益。 潘 教授進一步說明。經過人類圈養的物種,對人類都已有依賴性。如果野外生活都還得靠人類,對人類沒有戒心,甚至是沒有野性,該物種就無法完全回到自然環境。而且,人類圈養的環境,可能會有潛在的病毒或帶原體等,會經由野放而帶回原有的棲地。對於在棲地未經圈養的野生種,因為沒有病毒的抗體,容易引發傳染病,反而加速物種的滅絕。自上個世紀未,國際普遍認為,物種野放的政策需要檢討,也停止了相關的措施。物種的環境適應性倒不是很嚴重的問題,人類直接或間接的有無作為,才是對物種生存的決定性因素。 對於動物園的功能, 潘 教授也提出了看法。他認為,在 21 世紀,動物園早已不是「展示動物」的娛樂場所,而是生態保育的教育中心。以先進的科技,針對瀕危且需人工復育的物種,營造近似原有棲地的環境,並進行學術研究。人們可以在動物園,透過對動物近距離的接觸,培養人們愛動物的心理,進而關心動物,關心自然環境。 潘 教授不諱言,越可愛的動物,越有效果,貓熊就是可愛到掉渣的啦!還有,重要的是,透過動物園的門票收入,除了用以維持動物園的管銷外,還是保育工作的重要經費來源。學術、教育、資金來源,是本世紀動物園的主要工作。既然大陸要送的貓熊,已經是人類圈養的第二代,只要台北木柵動物園能夠提供合適的環境,貓熊是可以來台灣的,沒有保